- 孙欣;刘鑫蕊;
网络控制系统通过通信网络连接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实现远程监控和智能控制,具有突破地域限制的优势,但其开放性和网络依赖性也引入了诸多问题。首先,系统分析了网络控制系统中存在的信号量化误差、数据包丢失、网络时延、带宽占用和网络安全威胁等问题;其次,在回顾网络控制系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控制策略,包括新型量化控制、随机丢包控制、时变时延的自触发控制、变采样周期智能调度控制、动态事件触发控制、DoS(denial of service)攻击的网络控制等;再次,归纳了相关的控制理论方法,包括随机系统法、预测控制法、时延估算与补偿、模糊反馈法、神经网络预测法;最后,提出了网络控制系统研究在未来面临的挑战。
2025年04期 v.43;No.164 342-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9K] - 孟宪吉;孟焕珺;蔡若琪;
以同方股份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聚焦该公司2024年数据资产入表的会计处理与价值分析。基于同方股份2024年年度报告的财务数据,结合国家数据资产相关政策环境及行业发展趋势,系统分析了同方股份数据资源入表的动因、实践、会计处理及面临的挑战。研究发现,同方股份作为数字信息和智慧能源等产业领域的企业,通过数据资产入表实现了无形资产价值显化、财务结构优化及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目标。针对企业数据资产入表实践中存在的确权合规、价值计量、摊销减值等难题,提出了加强数据治理、完善资产管理体系、强化数据资产评估等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并对企业数据资产入表的价值创造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
2025年04期 v.43;No.164 355-3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9K] - 刘瑞银;李唯;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重大公共健康问题,特别是心力衰竭引发的死亡率极高。为提升对心力衰竭患者生存率的预测能力,研究引入多种机器学习分类算法,并结合Shap可解释性分析方法,系统评估影响冠心病风险的关键特征变量。基于2015年采集的299例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数据,在模型训练与验证过程中,通过生物统计检验及特征重要性排序识别出血清肌酐和射血分数为影响生存率的核心指标。结果表明,使用这2个关键特征构建的模型在预测准确性上优于基于全变量的数据集,且具备良好的可解释性。研究结果为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与个体化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
2025年04期 v.43;No.164 362-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4K] - 张长江;宋建宇;王超明;
针对管状线材快速实时测量的检测精度和稳定性问题,基于CCD阴影法的测量原理,设计以STM32为核心控制器的线径测量系统。采用线阵CCD传感器和相互垂直的2个高频激光光源,最大扫描频率2 500 scans/s,能够实时捕获激光衍射图案。利用STM32的数据采集和处理能力获得被测线材的外径尺寸。此外,该系统还具有RS-485通信接口,可在PC端或TFT可触摸显示屏上实现实时显示测量数据。试验结果显示,该样机在线材直径范围15~24 mm的测量精度误差为±3μm,并能在长时间工作状态下保持高精度的测量稳定性。该线径测量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实现大直径管状线材的实时测量,为相关应用领域提供了可靠的测量解决方案。
2025年04期 v.43;No.164 366-3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3K] - 孙可;黄淑伟;
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核心任务。当前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仍面临诸多困境。系统分析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制约因素,并探索有效的优化路径;深入剖析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在培养理念、课程体系、导师指导、科研实践、评价机制、学术氛围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深层原因。研究发现:评价体系“重成果轻过程”、“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抑制了原始创新动力;部分导师指导精力投入不足或指导方式偏重技能传授而忽视思维启发;跨学科课程资源匮乏与教学方法单一限制了知识融合与思维碰撞;研究生自主科研实践机会不足且挑战性项目参与度低;学术共同体开放协作的文化氛围有待加强。最后,提出系统性优化对策:改革学术评价体系,强化过程评价与创新潜力评估;构建“导学思政”融合的导师能力提升与激励机制;打造跨学科、项目化、研究型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搭建多层次的科研训练与创新实践平台;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开放合作的学术生态。
2025年04期 v.43;No.164 372-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0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