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涧;刘红星;于泽翔;
全球经济持续发展,成千上万的交易每时每刻都在产生,支付方式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支付方式始发于原始时代,至今支付方式至少经历了4次变革。移动支付指移动客户端利用手机等电子产品来进行电子货币支付,将互联网,终端设备、金融机构有效地联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支付体系。目前常用的支付方式有扫码支付现金支付,及其他方式。移动支付覆盖各个领域。基于NFC技术的移动支付方式利用技术自身特点,提高支付效率,优化用户体验。首先阐述支付方式的发展历程,而后分析NFC技术原理及特点、现状与挑战,最后得出结论:基于NFC技术的移动支付方式在支付方式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01期 v.43;No.161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8K] - 沈博;杨军;王福喜;杨菲;徐勇勇;
针对云环境下隐私数据的安全防护力度不足和无法有效释放数据价值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差分隐私和属性加密的数据共享隐私保护增强方案。该方案首先使用差分隐私技术为预处理后的数据敏感部分添加噪声,降低上云数据隐私泄露风险,确保共享数据的可用性。同时,采用改进基于属性的代理重加密算法保护隐私化数据,提供恒定长度密文,以减少加解密计算时间和通信开销,提升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机密性,实现政务云环境下隐私数据的安全传输、存储与应用。理论分析证明,方案在判定双线性Diffie-Hellman(DBDH)问题下是安全的。在Adult、Iris等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可有效兼顾隐私性和可用性,所产生的隐私化数据具有较好的分类准确率。
2025年01期 v.43;No.161 28-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1K] - 陈秀艳;王曦欧;陈羿宏;
激光散斑测量技术因其非接触式、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微小位移的精确测量。散斑图像的形成源于激光照射到物体表面后,由于表面微观结构的不规则性,激光光斑产生干涉现象,形成一系列随机分布的散斑点。这些散斑点的变动能够反映物体表面微小的位移变化,因此成为研究面内位移的重要工具。在激光散斑测量系统中,L值对于面内位移的准确测量至关重要。运用激光散斑统计理论,结合Matlab和Python进行激光散斑图像处理,设计了一套测量物体面内位移系统L值的实验装置。结果表明,测量得到纯铜片面内位移系统的L值为32.19 mm,测量值波动幅度小,标准差为0.345 4 mm。通过该系统L值,可以对纯铜片等被测物体的面内位移进行测量。
2025年01期 v.43;No.161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5K] - 王娜;王铭铄;赵宇鑫;赵旭;
在云医疗模式下,外科手术医生资源能够跨医院共享,而患者需提前预约某家医院以确保医疗服务的有序进行。因此,优化外科手术医生的调度变得尤为关键,通过优化调度算法可以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考虑到外科手术医生资源的有限性、手术优先级、依赖于手术序列的术间准备时间等因素,针对云医疗模式下外科手术医生调度优化问题构建了一个以最小化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为优化目标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为求解该模型,引入了经典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Ⅱ,NSGA-Ⅱ)。实验结果表明,NSGA-Ⅱ能够有效解决云医疗模式下外科手术医生的跨医院调度优化问题,并提供兼顾经济成本与时间成本的手术排程方案。
2025年01期 v.43;No.161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4K] - 程立英;江龙涛;孟德川;王二虎;马跃;吴琼;邓玉福;
介绍了一种X射线管高频高压电源智能控制系统,该系统以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为控制核心内核,结合高压和灯丝2路PID(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 control)电路,实现对高频高压电源的智能化控制。采用手动、自动2种控制模式,在工作中使用按钮进行模式选择。自动模式采用MCGS昆仑通态触摸屏作为上位机,进行开关控制以及保护数据的设置,实时显示工作数据。手动模式采用按钮进行开关控制,编码器对高压、束流和时间的数值进行设置,数码管实时显示工作数据。测试结果表明,手动、自动模式均能实现对高频高压电源的控制,同时系统能实现高压束流连续可调,实现过压欠压、过流欠流、温度流量、功率和供电保护以及倒计时等功能。此系统具有操作简单、精度高、工作稳定、快速保护等优点,具有良好的研究价值与应用前景。
2025年01期 v.43;No.161 4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0K] - 陈嘉旖;朱垚琦;陶蓉;
在当前信息化时代,网络威胁与信息滥用问题日益严峻,不仅严重侵犯个人隐私,还对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构成重大威胁。在此背景下,设立安全运营中心(security operation center, SOC)已成为众多组织应对网络安全挑战的核心策略。然而,实证研究表明仅有少数SOC在对抗网络犯罪和信息滥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探讨SOC建设过程中的关键挑战,进而明确SOC核心使命与关键能力并确保其能力有效落地,再运用科学的评估方法对SOC能力进行测评,以持续保障组织业务连续性。具体从3个维度展开论述:一是SOC的战略使命和能力构建;二是SOC与组织现有的信息技术能力集成及实施;三是评估SOC能力以持续改进。通过系统化的分析,为组织在SOC构建过程中提供一套可操作的参考框架,为网络安全防护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2025年01期 v.43;No.161 53-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4K]